为促进我院医药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及促进名医学术经验发挥与继承,以提高我院医疗水平为目的,制定内科名医工作室计划如下:
一、名医工作室目标
1、打造优秀团队,通过师带徒、课题研究、成果推广等方式,开展临床教学研究等,打造我院一流的医生团队,促进名医生向专家型、研究型转变。
2、培养后备梯队,吸收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医生加入“名医”工作室,提升其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,培养一批名医后备梯队人选。
3、创新发展平台,搭建有利于优秀医生发展的新平台,成为培养本学科后备人才的培训基地。
4、在全院范围内带头开创或引进具优高效、优廉的医疗新技术,进一步充实我院医资力量,切实解决广大群众“看病难、看病贵”等问题。
二、内科名医工作室的组织结构
新余市中医院内科名医工作室具有正高职称专家五名,吸纳本科以上学历后备人才8名,每两位后备人才对应一名专家进行跟师学习。工作室内组织结构如下:
1、工作室领衔人:黎明
2、工作室秘书:胡连根、周文博
3、工作室专家:黎明、章小稳、陈玲、曾晋俊
4、名中医工作室后备人才:周文博、胡莎莎、皮鹰、张宝霞、金连宁、饶娟、晏海飞、张博成。
三、工作室成员基本情况及跟师分配:(见附表)
四、办公地点:新余市中医院门诊二楼国医堂
五、工作室成员职责
1.制定三年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,参与工作室课题研究,完成相应的研究任务;
2.积极参与工作室各项活动,虚心接受工作室领衔人指导、检查、评估,努力提高业务水平;
3.在学术研究上获得提升,管理期结束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,课题研究结题或鉴定;
4.协助工作室领衔人做好讲座、人才培养等其他工作。
六、工作室工作内容
1、跟师工作:采用承师方式,聘请黎明、章小稳、陈玲、曾晋俊四位正高职称专家分别为周文博、胡莎莎、皮鹰、张宝霞、金连宁、饶娟、晏海飞、张博成8名年青医师的导师,授艺带徒,探索医学教育新模式,通过团队内集中理论学习、跟师坐诊、查房,指导科研、论文写作、开展新技术、新诊疗项目等方式方法,培养一批具有高水平的年青医师,每年吸收基层医疗单位学员进团队内进修学习,进一步扩大我院名医工作室影响范围。
2、宣传工作:打造文化精品,协助宣传本院特色的工作,为群众免费提供专业文化展览展演服务,团队内组织到相关单位进行健康讲座,开展入社区、下基层义诊、咨询、宣传活动,针对我院一些具有中医特色、价廉效优、可操作性强的临床技术进行应用推广,并积极参加“千名人才基层行”等活动,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
3、学术及临床工作:“名中医工作室”集中本院的多位专家定期在本院开展学术交流、疑难病例讨论等学术活动,开展教学查房、疑难病例会诊、讲座,同时建设周期内柔性引进国家级名老中医,定期到我院坐诊、查房、授课等,进一步提升我院医疗水平。
4、科研工作:每支名师带徒队伍在建设周期内完成省市级课题研究,团队内并在国内外正规刊物发表论文。结合我院慢性肾病、脾胃病区域诊疗中心项目,工作室着力协助两个项目的建设。后备人才需发掘导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,通过对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,建设周期结束后撰写导师学术思想相关论文并发表。
七、工作室建设保障措施:
1、财务管理:设立专款专项管理,由我院财务科派出专人管理财务出入账明细。
2、工作室内务管理:由领衔人统筹规划工作室各项工作,秘书协助。
3、考勤管理:制定导师坐诊安排表,学员跟师考勤表,秘书负责督促执行情况。
4、工作完成情况监督:团队内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工作计划,包括专家坐诊总时间、查房次数、名医课堂,学员跟师学时、撰写跟师心得、读书笔记,工作室内科研课题、发表论文、开展学术交流、疑难病例讨论,举办公益活动质量等各项工作计划,由医务科对其进行督促,并考核工作室各项工作任务年度完成情况。
新余市中医院
2016年5月11日